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09-7-6

 

李宇春说,再受欢迎,她也淡然,因为“喜欢你,不喜欢你,你都是处于被动的。” 我喜欢说这话的她的清醒。这句话,又令我立即联想起不久前看的电影《浪潮》。

看第一遍时,情绪激动。几乎忘记了叫赖纳的德国中学老师,不过是在做一场为期一周的教学实验。他成了一个意志的操控者。越来越多的学生,选修了他的课。他们从第一次在课堂上做深呼吸练习、感受到振奋的精神气儿起,开始自觉地认同他的倡导,直至他们穿起了白衬衫,统一着装,设计出“浪潮”的标志,并创立出属于“浪潮”的挥手礼。学生们两眼放光地感受着这一切,与懒散、随意、自主、孤单的个人主义不同的是,他们看到了集体意志的强大。赖纳,像是一个神。他党同伐异。不肯穿白衬衫的,屡屡举手想发言的资格他都不给。他把“团结”的概念灌输给孩子们,结果,从来都没有过那么多人涌到水球比赛现场为他的队员们喊加油。

他在受到女友质疑时——她和学校大多数的老师一样,对他发起的“浪潮”运动十分警惕,恼羞成怒,嘲讽她不过是在嫉妒他所受到的拥戴!因为他知道,他亲爱的女友,甚至要为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在备课时紧张地哭泣!

因为忘记了这是场实验,我带着憎恶感,看着赖纳这副自大的嘴脸——他轻易地就操纵了学生们的意志。他几乎成功了。当马尔科,一度是“浪潮”的核心成员,他最得意的学生出来反抗他、劝他解散“浪潮”时,成员们立即冲上去抓住马尔科,把他手脚绑起视作异已。如果不是一个把他当父亲般崇拜和依恋的学生莱姆,举枪自尽……你看,喜欢他的人,不喜欢他的人,都让他被动。

看第二遍时,我才意识到他不过是在做一场为期一周的教学实验。我误解了赖纳?作为一个有激情的老师,他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们看到,他们以为早已消亡的纳粹精神是如何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在现代日常生活里复燃的。这个故事有历史真迹,发生在1967年的美国加州,是历史老师关于极权主义的一个教学试验。导演丹尼尔·甘赛尔把地点和时间换成了2008年的德国某中学,没让人产生丝毫怀疑,却给了影片一个截然不同的悲剧结尾。

莱姆,这个把父母买给自己的阿迪达斯等名牌统统烧掉,只穿白衬衫以示忠诚的病态男孩,视“浪潮”为生命。在这个组织里,他收获了无法从家中得到的温暖、关注、重要感。其他人也各有收获,那些他们自认为欠缺的东西,比如马尔科,在对女友挥手打出第一计耳光时——她用行动反对“浪潮”,他意识到自己在“浪潮”收获的恰是他一直羡慕女友所散发出的气质——优越感。所以,当赖纳想要收场、结束“浪潮”时,莱姆对准喉咙就是一枪。莱姆说,没有浪潮,他也不存在了。

结尾的场面一片混乱。一个学生被莱姆击伤。莱姆死去。目睹这一幕的学生们惊恐之余,又为“浪潮”如此美好却如此狼狈地结束哭泣不止。赖纳双手带着镣铐被警察带走。他会被判刑吗?法律界的朋友说,不,他没有刑事责任。但我觉得,他应当被审判,因为他不惜用人做了一场实验。

这场实验是如此自大而危险。是什么让他可以小视人的独立意志,相信自己可以收放自如地调动起学生们的激情,又适时在一个点上停止?记得《魔戒》里那枚人鬼共夺的戒指吗?每个人在无意识中都渴望拥有左右世界的无上力量,一旦拥有,却受制于这个力量,甚至无法凭己之力加以控制或逃脱。赖纳真的想或真的能结束“浪潮”吗?我表示深深地怀疑。

《浪潮》获得了圣丹斯电影节的大奖。

话题:



0

推荐

王珲

王珲

15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心理月刊》中文版创始人。个人爱好:读书、观影、爬山,组织沙龙活动。微博:http://weibo.com/psywanghui

文章